伍连德与哈尔滨防治鼠疫霍乱档案文献入选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发布时间:2025-06-09 作者:黑龙江省档案馆

在第18个国际档案日之际,国家档案局公布了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评选结果,黑龙江省档案馆申报的馆藏伍连德与哈尔滨防治鼠疫霍乱档案文献成功入选。

伍连德是中国现代医学、公共卫生、医学教育等方面的重要奠基人。1910年在哈尔滨爆发的“大鼠疫”中,他全权主持哈尔滨疫情防控和治疗,首次提出“肺鼠疫”概念,采用“寻找病源、公开疫情、隔离病患、管制交通、联防联控”等科学防治办法,有效遏制疫情大面积爆发和蔓延。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防疫专家,他与社会各方力量密切配合,有力控制哈尔滨疫情,有效防止大型瘟疫的全球性爆发,成为人类历史上的大事件,因此伍连德被世人誉为“鼠疫斗士”。


伍连德与哈尔滨防治鼠疫霍乱档案文献入选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图1)

伍连德照片


伍连德与哈尔滨防治鼠疫霍乱档案文献主要形成于1910年至1931年,共702件,主要包括外务部等机构委任伍连德为东北防疫总处处长及总医官的文件、东北防疫机构形成的防疫要则、办法、章程及有关瘟疫控制、病患治疗、疫症调查情况等事的呈、指令、训令、报告表、一览表、防疫宣传品、防疫布告、疫情蔓延区域图等,以及在黑龙江各地筹建防疫医院、检验所的报告等相关文件。


伍连德与哈尔滨防治鼠疫霍乱档案文献入选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图2)

伍连德与哈尔滨防治鼠疫霍乱档案文献入选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图3)

哈尔滨鼠疫病症流行期间拍摄的照片(1910 年)

伍连德与哈尔滨防治鼠疫霍乱档案文献入选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图4)

黑龙江省都督府为派伍连德任哈尔滨防疫院总医官事给外交部的咨及给伍连德的委任令(1911年)

伍连德与哈尔滨防治鼠疫霍乱档案文献入选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图5)

总办哈尔滨等处防疫事务兼总医官伍连德为详报海拉尔地方调查疫症情况事的呈(1920 年)

伍连德与哈尔滨防治鼠疫霍乱档案文献入选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图6)

黑龙江行省公署为万国防疫会由伍连德召集成立事的电报抄件(1911 年)


档案文献揭示了伍连德和中国人民在控制、扑灭鼠疫和霍乱蔓延中建立的卓越成就,呈现了伍连德以科学理念和创新精神首次在中国建立起当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流行病防疫体系、现代医学体系、公共卫生体系的奋斗史实。此档案文献在研究黑龙江历史、近代防疫、检疫史及中国医学发展史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档案文献揭示了中华民族在人类危难面前敢于担当、独立自主、团结拼搏的精神,展示了崇尚科学、开放合作的民族气质与国际形象,伍连德和中国人民在防治疫情中作出了世界性贡献。

截至目前,黑龙江省档案馆有8组档案文献先后入选六个批次《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入选数量居于全国省级综合档案馆前列。


伍连德与哈尔滨防治鼠疫霍乱档案文献入选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图7)

黑龙江省档案馆馆藏档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一览表